凤凰网财经讯8月12日,科创板新股微芯生物上市首日高开511.85%,随后涨幅收窄,截至发稿,微芯生物涨367.94%,振幅达166%,换手率超过65%。28只科创板股票22只股票下跌,柏楚科技领跌,跌幅达10.11%。
【科创板公司要闻】
微芯生物今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每股20.43元
据上交所透露,微芯生物(688321)已完成发行,将于今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正式上市,安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机构。
微芯生物发行价格为20.43元/股,A股股本4.1亿股,其中4057.83万股上市交易。微芯生物本次发行募资规模为10.2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约为9.45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偿还银行带框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一部分流动资金。
据悉,微芯生物是一家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具备完整的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分子的发现与评价到新药临床开发、产业化、学术推广及销售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创新机制药物。
财务数据方面,微芯生物在新招股书中称,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7.69亿元,负债总额为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78亿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 2019年第一季度,微芯生物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87万元,同比下降69.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73万元,同比下降203.51%,利润的下降主要系营业收入的减少所致。
关于各种营运数据下滑,微芯生物确认:“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增值税率调整导致公司发货放缓所致”。对此,深圳一位注册会计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微芯生物这种操作其实是规则允许范围内的,也是符合会计保守性原则,把更多的收入放在4月1日开始的第二季度确认,的确可以节省税收成本。
东海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0.89和1.44亿元。以发行后总股本4.10亿股计算,2019-2021年EPS分别为0.13、0.22和0.35元。以业务模式类似的贝达药业作为对比公司,考虑科创板新股上市存在一定热度,以PE估值法,给予公司120-140倍估值,对应合理价格区间为15.60-18.20元。
【机构观点】
广发策略:受益科创板开市,7月券商投行收入大幅提升
广发策略发文称,据Wind数据,受科创板开市影响,7月券商投行收入整体大幅提升,31家券商投行承销收入总和达26.76亿元,环比增长299%。一方面,目前科创板平均保荐费率达6.7%,显著高于存量市场,保荐费率主动提升一定程度降低跟投风险;另一方面,科创板普遍存在超募现象(平均超募率达20.7%),后续还可关注券商增量经纪业务和直投业务;券商业绩结构性分化加大,头部券商优势明显。
科创板运行迈入第四周,部分私募保持谨慎
上周科创板的表现,相对弱于前两周。有行业专家表示,一方面,科创板为个人投资者设定了“50万元+24个月”的门槛标准,使得科创板的个人投资者相比之下更加注重价值投资;另一方面,科创板弱化了上市企业财务方面的限制,使得科创板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更早,就决定了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价值投资理念,精选真正优质的公司,而不是进行短线投资、高频交易。因此,后续科创板换手率或将逐步回落。
科创投资逻辑成共识机构酝酿“抱团”新目标
第二批科创板企业已上市,市场从最初的狂热逐渐转为平静,首批科创板企业开始经历回调。随着科创板发行常态化推进,机构也在不断打磨投资策略。分析人士指出,绝大部分科创板公司当前估值比较贵,因此短期内长线机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热情有限,科创板映射的硬科技股则是机构当前关注重点。在资金抱团白马股松懈的当下,科技股或出现机构“抱团”现象。
责任编辑:席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