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近末,七月新规了解一下——“央行定向降准”“个税红包鼓劲科技人员”
 
央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可向市场释放资金7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4日决定,自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正如之前市场预期的那样,央行果然再次实施定向降准。央行已经正式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实施定向降准,可向市场释放资金70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央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
      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大措施,其中第四条是“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市场人士据此预计将很快来临的定向降准,果然昨天如期而至。
 
       央行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今年以来,央行已实施两次定向降准。第一次是1月25日开始实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第二次是4月25日实施的定向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9000亿元置换部分,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元。此外,6月份央行已经进行了两次MLF操作。
定向降准将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
       为什么央行提出此次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和资金到位进展比较缓慢,考虑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主力军,可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一定数量成本适当的长期资金,形成正向激励,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债转股”项目都会获得降准资金支持,定向降准资金支持的“债转股”项目应满足一些必要条件。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央行鼓励17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使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充分体现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债转股”项目,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释放2000亿元资金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此外,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约20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个税红包为科研人员鼓劲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以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今年5月底发布的《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通知》规定,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公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操作问题,以便于纳税人准确理解和及时享受政策、规范纳税申报。《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