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授信500亿!工行上海分行联手在沪浙商

 
8月27日下午,上海市浙江商会(以下简称商会)走进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暨战略合作签约活动成功举办。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为了支持浙商企业发展,将提供500亿授信,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在沪浙商更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黄国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副主任赵春萍,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付捷、副行长潘强,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王均金,金融服务委员会主任叶国标见证了签约。商会轮值会长严健军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张晓琪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市工商联经济部部长张红、副部长李晶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代表,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博士杨成长,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大客户中心、投资银行部、普惠金融事业部、结算与现金管理部、私人银行中心、国际业务部、跨境业务中心及长宁支行、浦东分行、浦东开发区支行、自贸区分行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商会监事长应裕乔,法律委员会主任杨国,执行副会长王秀春、王张兴、方加亮、方朝阳、厉育平、吕彪、李绥、吴敏、吴建光、郁敏珺、罗欣、斯朝富、董希北、虞晓东,党委副书记、执行副会长、秘书长吴仲春,复星国际高级副总裁、全球合伙人张厚林,爱建集团总经理蒋海龙,副会长蔡大者、毛海渊、叶宏献、叶再长、吴文新、应政、张铁军、陈明、金一鸣、金天安、庞言良、胡桂友、祝健、夏青、潘一峰等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
潘强吴仲春分别介绍出席人员。潘强提到,为全方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支持上海市“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围绕“六稳”“六保”工作,积极响应“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要求,做好浙商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今天与商会联合举办“温暖浦江,金融助力长三角” 上海市浙江商会走进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活动。工行上海分行和商会颇有渊源,结缘已久,多年来商会企业信任和支持工商银行,选择在工行开办各类金融业务,彼此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和合作基础,希望与商会及广大浙商企业继续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 张晓琪
张晓琪介绍题为《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商银行金融服务方案。工商银行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一家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48个国家和地区有428个机构,服务810万家企业客户和6.5亿个人客户。作为工商银行重要的分支机构——上海分行主动融入和服务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也在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信贷投向等方面积极作为。今年上半年,普惠、民营、制造三大领域贷款实现快速增长,年初结合地区经济特点以及自身发展需要,制订了《投融资三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在制造业、科创企业、中型实体企业、民营企业、普惠企业等领域的资源投放,要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在助力复工复产方面,上半年分行累计发放支持抗疫复产复工贷款736亿元。同时预计未来五年内,将在长三角地区重点支持新基建、制造业、幸福产业领域,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希望通过活动与浙商企业家有效对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将尽全力提供相关金融服务支持。
 商会轮值会长、致达控股集团董事长 严健军
严健军介绍商会基本情况。商会是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拥有15000家会员企业,拥有500多家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年利率超千亿元,直接形成就业岗位500多万个,直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年捐赠额超过10亿。目前商会组织体系完善,要素资源齐全,服务平台健全,社会品牌良好,正以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创新发展为宗旨,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领域,服务全国为目标,扎根浙江,立足上海,放眼全国和全球,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会组织。严健军强调,商会通过银会合作,先后与多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不断增强商会的核心竞争力,为疫情后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助力。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一直以来都是商会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代表商会企业感谢对浙商的支持。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博士 杨成长
杨成长博士做《大变局 做好当前部署和长远布局》宏观经济主题演讲。他就四个方面话题作出分享:一、怎样理解总书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理解企业发展环境中长期变化趋势;二,怎样围绕“两循环”理论,特别是加强国内循环,打通国际循环,实行两循环互动发展,化危为机寻找商机、寻找出路;三,怎样学习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近期的讲话,深刻理解“十四五”乃至以后中国市场社会经济发展以城市群作为空间基本布局的基本观念,通过城市群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组织结构布局的基本单元;四,企业和银行交流要深刻领会金融和实体多方位合作的方式,更加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包括银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为企业多方位发展去赋能。
叶国标、杨国平、王张兴、郁敏珺、张厚林等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叶国标表示,今天的签约是一个新的起点,预示着工行上海分行与在沪浙商的合作将开启新的篇章。双方的深度合作既符合中央的政治要求,又切合民企发展的需求,也吻合金融机构自身壮大的诉求,互相赋能,互相成就,互利共赢。杨国平介绍企业相关情况,提到浙商是一个讲信誉的群体,长期以来与工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工商银行给予浙商企业更多支持。
王张兴说,他的第一笔贷款就是和工商银行的合作,从此后保持了长期的友谊,希望工行继续支持城市地产、支持浙商。郁敏珺提到与工行的合作感想,一是专业度高,二是重视风控,三是有创新意识,她对合作前进充满信心。张厚林感谢工商银行长期以来对复星的支持与信任,工行不仅在市场上有强烈的导向,而且有大银行的担当,复星也将不负信任,提升企业质量,承担民企责任。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 付捷
付捷说,成立于1984年的工行和1986年的商会,都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程而发展壮大,在将近40年发展过程中, 工行和浙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工行从一个传统银行或本土银行,变成了全球性银行,浙商企业也在不同行业发展壮大。是共同的使命愿景、共同的经历,使我们在30多年发展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这个友谊能持续下去。今年是比较困难的一年,逼着产业整体转型,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在整个社会要求产业转型的当下面临着挑战。然而挑战中也有很大的机遇,比如国家的战略,尤其是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或在“国内大循环”中,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投资机遇出现。今天的合作,不是单纯的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更重要的是双方的相互支持,相互在转型和困难中寻找“如何变得更好”的路,把不确定性变成机遇,在转型中成功。
商会会长、均瑶集团董事长 王均金
王均金说,今天的合作是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关心指导下,“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商会“银会合作”平台的又一个提升。他希望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继续对“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协调整合更多的资源,尤其是政策资源,夯实四方合作的基础;希望工行上海分行能够在与商会形成战略合作后,安排专门的力量,研究在沪浙商发展的现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浙商设计具有工行特色的专属服务产品,提升四方合作的能级;希望浙商练好内功,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透明度,减轻各类不利因素的制约,提高四方合作的成效;希望在沪浙江商会和秘书处充分发挥枢纽平台、桥梁作用,主动而为、跨前一步,推动信息共享、提升服务效能,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好办法,成为加强四方合作的“润滑剂”。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副主任  赵春萍
赵春萍提到,浙商讲政治、讲诚信,是上海企业家群体中的重要力量,工行有大银行的担当,在稳企业保就业方面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今天的合作是双方良好的开端,对推动上海乃至这个那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益处,希望签约后能取得硕果累累。赵春萍还介绍了今年做的相关工作,一是密集出台了一些金融行政策,有力支持复工复产,从年初的三千亿、五千亿,到后来的一万亿,到现在的稳企业、保就业”一系列措施,都是在这次抗疫过程中,让民营企业活下来。二是落实“六稳六保”,着力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从5月份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多次开了金融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会议;6月份,上海出台了“稳企业、保就业”指导意见,叫“上海金融18条”,相当于上海的“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工具箱,希望企业家们关注,也希望工商银行把政策用足,让企业家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优惠。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黄国平
黄国平表示,双方今天的合作,真正体现了工商银行成立的初心和使命,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在企业需要融资的时候,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工行冲在前面,拿出很多真招实招,围绕六稳六保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同样,商会发挥的作用,也体现了它成立的初衷、意义和它的担当,特别是疫情期间,更是充分体现了商会的价值、作用和担当。“政府、商会、企业、银行”四方合作机制,是市领导亲自倡导的,充分肯定这项工作,并且要求我们总结经验,今天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四方合作的溢出效应,希望工商银行和更多商会签战略合作协议,体现总书记讲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商联就是你们的娘家”,黄国平表示,希望企业在自身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立足上海、深耕上海,为上海作出新的贡献,工商联会第一时间做好服务。
摩融集团董事长 毛海渊 (三排左五)